医疗服务中心
Medical Service Center
2025-07-18

医学影像出海尚无成功先例?一脉阳光用“中国式破局”给出新答案!
当国内医疗体系与国际规则存在天然鸿沟,作为中国第三方医学影像巨头选择以 “借船出海” 打开国际化之门——携手本土龙头、输出高性价比“中国制造”、融合AI科技与运营智慧,步步为营构建海外影像服务能力。

《对话》栏目第三期特别邀请:一脉阳光集团海外事业部总监 · 罗肖,来深度解析一脉阳光国际化核心发展路径。

 

采访/出品|企宣中心

嘉宾|罗肖

(采访原稿如下,更多视频内容请前往——新闻资讯-一脉卫视)

一脉阳光未来海外战略核心方向?

未来3-5年希望在国际市场上实现哪些目标?

 
 

一脉阳光集团海外事业部总监·罗肖:一脉阳光是国内最大的独立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为止,医学影像出海暂时没有一个成功的案例,这跟国内的医疗体系和医疗环境有密切关系(和海外有很大差别)。医生不能通用,医疗体系、法规、医学秩序和医疗教育流程不一样,在所有的执照、评审、评级过程是完全不同的架构。基于目前的现状,出海的首要任务是跟当地最专业的、医疗资源最大的医疗服务供应商(合作),这一策略可以理解为“借船出海”。通过这种方式,学习当地的政策、法规,借助极具性价比的“中国制造”的产品帮他们提升价值或降低成本,来实现双方合作。进而积累一脉阳光海外的医疗服务能力,如:医疗技术、医疗人员的培训、医疗科技。未来3-5年内,我们的目标是能够覆盖英联邦体系的国家,现在起点在香港,接下来是新加坡,再下一步会有更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以“医思健康”合作为例

本次合作对于双方资源整合和海外市场开拓有哪些具体价值?

 
 

一脉阳光集团海外事业部总监·罗肖:我刚刚提到的第一步是“借船出海”,医思健康是香港最大的非公医疗服务商,拥有170+诊所,他的诊所在大陆相当于一个医院的级别,我们通过成立科技联盟公司,这家公司就会成为医思健康中央采购的平台,帮助他们提升供应链的效率,降低采购成本,通过引入“极具性价比的产品”,利用医思健康在当地市场做验证,之后再通过深入考量帮助“中国制造”出海,成为国际化的分销平台,这对双方来讲都是互利共赢的事情,对于我们“中国制造”的产品,厂商又多了一个更好分销的平台。

推进海外业务过程中 ,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需要通过哪些举措来解决这些“瓶颈”

 
 

一脉阳光集团海外事业部总监·罗肖:目前我们在海外事业部的探索过程中,碰到的首要的挑战是中国大陆的医疗体系和市场规则(和海外)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的医疗体系是公立私立各占一半,大陆基本上是纯公立市场,医生的培养体系和逻辑也有很大的差别,大陆主要体现在医院的品牌胜于医生的个人品牌,但是在海外(或者中国港澳)地区,恰恰是相反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两种方式学习和理解这种规则,首先是“借势”(俗称“抱大腿”),通过和当地最大的医疗服务商合作来学习他们的体系和过程;其次,如何让医生与我们进行合作,比如说利用大陆使用的医疗科技(AI),或者是软件方面,再有靠一脉阳光在国内积累的强大的运营管理能力,我们在大陆已经实现了远程技师的协作平台,也实现了AI赋能医生写报告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来学习和理解市场,让他们能够接纳一脉阳光拓展海外做业务(服务商)。再有,文化的差异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虽然我们是在华人社区,但是在“规则”上还是会有较大差异,因为客户的就医习惯不一样。我想在未来成立海外机构的时候,更多的还是要利用本土化的医疗服务团队及积累起来的运营管理能力聘请本土的医生、技师和医疗服务团队来解决文化的差异。

海外事业部下一步具体规划是什么?

 
 

一脉阳光集团海外事业部总监·罗肖:今年(中国)港澳这边做深做透之后,下一步目标会放在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策略和(中国)香港类似,即与当地医疗机构进行合作,作为集团在当地能力输出和学习的支点;再下一步会看中东及其他地区的机会,落地的机制大同小异。通过国内极具性价比的“产品”(设备、耗材、药品)做出海;再有,利用一脉阳光积累的医疗科技的能力,AI大模型技术的输出,找到比较好的合作方作为支点,除了做好港澳(及新加坡)地区,希望未来3-5年能够锻炼出集团适合海外的影像服务能力,有了领导力以后,从1-10,路会走的更加稳健。